「如何『不住名客?」一邊也舉例說明當初他是如何思考的,因為佛要他說明,於是他就把重點說出來。「『不住名客』意思是指一個人走路不留下名字,這個叫做客,『住名主人』是指主人不能隨著客人到處亂跑,重點是在於藉由這個比喻可以體悟到在色塵所動的地方,能看見本自不動的清寂虛空,因此而知道寂靜的名字謂『空』,那個會動搖的名字叫做『塵』。整個白話的意思就是說塵寂是不動的名字,客無法常住,但色塵是可以動搖的,好比主人是不會動的,虛空也是不動搖的,如果虛空之中還有動搖,此種就叫做塵。」憍陳如解釋到了這邊,接著佛就給他印證說:「你說的是正確的。」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這兩行本文所要表示的是主和客的分別,客是動態的,靜是為主,這個不動的就是表示我們所看到的性,這個會動搖的就是前面所說的塵。所有的人大部分都會以眼看為實,認為眼睛看到的才是真實的,如果沒有一個譬喻或舉說,相信大多數的人還是無法弄懂,佛當然可以理解眾生的心態,所以釋迦牟尼佛做了一個動作,什麼動作呢?祂把祂的五個手指頭彎曲變成拳狀,接著又把它打開,反覆做這個動作,做完這個動作之後,祂問阿難:「你是用什麼看到的?」這是重點,佛的目的就是要用這個話讓阿難回答,才有辦法使大眾了解佛的善巧。
阿難當時是怎麼回答佛的呢?阿難說:「我看到了佛的百寶輪掌。」這是對佛三十二相的尊敬稱謂,因為這種尊貴的寶輪相只有成佛才有,在手心和足心各自會有千輻的寶輪掌相。
阿難如此回答之後,佛再度問他:「你看我的手,打開又捲曲起來,到底是什麼看到這個有開有合?」這其中又是一個陷阱,意思就是說如果見性的人還有所謂的開和合這個嗎?其實見性本就不動,哪來的開開合合?這整段話佛其實在在所要表明見性的就是心,而不是我們的眼睛,從這裡認識以後,依此而修。一旦了解了一切唯心,其他的自然也可以依此類推地了解到六根都是一樣的,這個一樣就叫做「見分」,六根全部都是獲得了清淨相。要注意的是必須體會到這個「見」本來就是沒有任何形象的,如果有人說見性是長得什麼模樣?那這個就不叫做見性,這個是所說的「所見」,這個是不對的。佛所顯示的就是要我們體會這個「能見」的部分,所以佛才會再問他:「到底是我的手在動呢?還是你的見性在動?」
阿難回答佛:「佛的手是不住的,有開有合,可是我的見性卻沒有動,也沒有靜。如果說它有個靜相,就會有個動,所以見性本就不住形相的,那到底要從哪個方向去找一個動靜來?誰才是無住呢?」
釋迦牟尼佛靜靜地聽著阿難回答,阿難整個講完以後,佛才告訴他:「你所說的沒錯!就是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