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這首詩是東晉時代陶淵明所作的一首詩。陶淵明,我喜歡讀他的詩選,並不是他在唐宋各大家之間有甚麼特別出色的地方,而是他的風骨為人一直令我覺得是質樸、高亮、刻骨但又文雅,這個是我在讀過大部分宋朝為官的吏員之作品,在其中還尋找不到的特質。
他曾經因當官分得一點點公家的田地,藉以補充自己生活上面的窘迫。雖然他作為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務員,但是他家裡的糧倉經常是寅吃卯糧,沒有任何的餘盈,家中沒有任何像樣的家具。當寒冬時天空飄著雪,他卻只能用繩子打結當作腰帶,衣服破了也只能縫縫補補,沒有錢去買可以遮蓋的鞋子,因而腳趾被凍僵,只能穿上老婆幫他用草編織的鞋子。曾經看過他的傳記裡他給家人所寫的書信上有著一段令人鼻酸的心願,他對他的家人說:「這個時候家裡如果有根蘿蔔,大家可以分著吃,那該多好!」他曾經告訴他的後代、後輩,要學習管仲和鮑叔牙的義氣,作為勉勵同胞兄弟之間要患難與共。他一生中唯一最大的興致便是喝酒吟詩,他本來想要種田,種植高粱、釀酒暢飲,沒想到不到收成他便丟了官職,過著詩中所寫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雖然遺憾但他卻也淡泊自在。
一個人無論當官或在野,最重要的是要有風骨和志向,不能趨炎附勢或泯昧良知去做危害百姓和自己良心的事情。「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人處於困境如果還能夠安貧樂道,隨遇而安,這才是有真性情、真自在的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