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世間無論是站在哪一個角度上來看待人、事、地、物,終究沒有一件是完美的,必定都有缺損,無論是親情也好、愛情也罷,婚姻、家庭終究都有缺憾。王安石的缺憾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遭逢到像他這樣子的家庭變故,任何人不可能有此金鋼鑽般意志力,如果接踵不斷碰到心靈和情緒無法招架的,最起碼整個家庭必然愁雲滿布,要不然家族成員也會分崩離析,而做為整個家族的基石頂梁柱,王安石在一路上以來所表現的不是只有可圈可點,而是足堪做為所有後代人學習佛法的表率⋯⋯

        
       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生命當中的任何期許其實也都充滿了無常。經常看到情侶當中,好的時候火熱得不得了,面臨分手的時候甚至於拿鹽酸互相潑灑,到處互PO 文章、互揭瘡疤、互相扒糞,這種現實上的故事在我聽聞過的經驗不知有凡幾。有一個例子,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相處,十多年的感情耳鬢廝磨感情深厚不在話下,兩人也曾立下了「非卿不娶,非君不嫁」深厚的誓盟,所有人都知道這兩人已經水乳交融到化不開,只差一個儀式而已,也一直住在他們愛的小築裡面,平日裡除了日常必須單獨出門以外,一回到兩人的小窩幾乎就再也沒有看過再出家門的紀錄,兩人可說是過著願作鴛鴦的神仙生活,只可比擬「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鴛鴦」這個詞也好,比翼鳥也行,白居易把個唐玄宗和楊貴妃相戀的故事牽扯上安史之亂,最後唐玄宗也迫不得已把自己的愛人給賜死才留下了這首《長恨歌》,就算在人世間無法久存並蒂,但最起碼希望來日也可以久存地下隨著春泥讓它蔓藤永結,這也是一樁美事⋯⋯天底下的事向來如此,不管是古代也好或者是今日也罷,只要是男女之間一旦對上了,結局就只有兩種,要嘛執子之手共赴白首,要嘛最終反目成仇無法一路到底,甚至於弄得網破魚死的悲劇也大有人在。前面我說的這對戀人也曾經羨煞了不知身邊多少人的眼睛,但是,人世間本來就充滿了許許多多的無常變數,而這無常也各有因果,許多事情我們凡夫看不清楚,但老天知道,有時也無法怪當事人,因為當事人有時候自己事過境遷再回首也會覺得莫名其妙,只能說緣分這玩意兒喜歡跟世間的人開玩笑。姑且我們就稱這名女主角叫做寒煙吧!也的確恰如其名,如果對她不熟的人乍看之下就是一座冰山,雖然長得算是美豔,但平日裡從來不與人有任何對眼交談,最明顯的即便是她最暢懷也僅僅是她一慣的斜角一抹再無其他。但奇怪的是,只要她跟她的男主角藏在小樓裡卻似乎有永遠遮蔭不住的滿室春光和外洩的無限肆笑⋯⋯

 

        就像太陽底下所有的戀人曾經發生過的一些事一般,終究不如意的事終於也找上了這對男女,並且結局非常地不好。男主角的個性本來和女生就是一對格格不入的組合,男方外表極為斯文,但卻又能言善道,在沒有認識這個女生之前,仰慕他的女子也算不少,這女生也不是他第一個對象,如果要做比較的話,這男人可說是這女人的生命中唯一的第一次,如她所言過去追她者雖然如過江之鯽,但她那一雙巧兮盼兮的美目,以及如瓠犀般的貝齒卻從未給任何男人青睞或展顏過,真的是生來就是在等待著這名男子般⋯⋯

 

        在某一年的夏天,這男子恰好有一個公幹的機會可以到美國短暫地學習,就在這個時段裡他認識了中國另外的一名女子,據這名男子宣稱也不知道為了什麼,自從和這名聞姓女子搭手認識就被她爽朗的個性和時不時銅鈴般恣意的笑聲給吸引住,男生自比有一種遊燕宮觀、恣意所欲、無比暢懷之感受,他幾乎天天就等著和她公事上所需要接觸之外任何的時間,他都願意傾聽她隨意的一句話,尤其偶然間並肩交談時女方如幽蘭般的氣息,這種感受是在台灣女友身上所未曾感受到的,他一時之間迷失了心中的承諾,霎時間也潰堤了,他知道他的忠貞正面臨著考驗,但很快地他被這名姓聞的女子給俘虜了,徹底沒有了招架之力⋯⋯我要說的這件事情的緣由,如果要話說從頭故事太長,即便我寫完了整本書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最後的結局只能說是悲劇收場,而且台灣的女主角最後變成了抑鬱症⋯⋯

 

        所以,人世間無論是站在哪一個角度上來看待人、事、地、物,終究沒有一件是完美的,必定都有缺損,無論是親情也好、愛情也罷,婚姻、家庭終究都有缺憾。王安石的缺憾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遭逢到像他這樣子的家庭變故,任何人不可能有此金鋼鑽般意志力,如果接踵不斷碰到心靈和情緒無法招架的,最起碼整個家庭必然愁雲滿布,要不然家族成員也會分崩離析,而做為整個家族的基石頂梁柱,王安石在一路上以來所表現的不是只有可圈可點,而是足堪做為所有後代人學習佛法的表率⋯⋯

        首先,他的兒子原本是大多數人看好的明日之星,但是為何卻只活到了三十三歲,而且是抑鬱而終?更特別的是,他唯一的孫子最後還是被他兒子太過於嚴苛而給逼死了,最後連老婆也都跑掉,為什麼造物者給王安石的家族開了一個這麼大的玩笑?可想而知,以王安石權傾朝野並且有那麼多的政敵,他當時的心境換做一般人會是如何自處?一個人的意志力其實是非常有潛力的,只看待有沒有被激發,即便他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一旦他下定了決心所做出來的行動,有時候也會撼動千百萬人。有一部電影《一個人的朝聖》便是一個例子,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的事件,整部電影裡面啟發的動機來自於一個得了癌症的婦人和男主角的約定,男主角為了信守承諾一個人單獨步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完全沒有依靠任何的外力,憑著兩隻腳幾乎踏遍了整個英格蘭,餐風飲露,多少個月夜獨自棲宿在澗水之畔用冰涼的溪水沖洗混濁的身軀,又有多少個苦風淒雨他獨自在老林之中苦撐避雨⋯⋯家中結縭半輩子的妻子,由於家中獨子上吊身亡對丈夫原本就深惡痛絕,極長的時間雖在同一個屋簷下,但早就形同陌路⋯⋯想想,一個退休多年的老人經常受他太太的誤解,加上兒子生前對他的不諒解到最後走上絕路,這一路下來到最後他的行徑被報導上媒體成為舉國皆知的人物,甚至於引來不少的粉絲跟從朝聖⋯⋯這整個心路歷程的轉折,其實也道盡了這人世間不論你所生存的空間,不管是文化、膚色和種族,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人道的眾生都會遭受到人世間八苦的煎熬與折磨,重點在於這一切的始點都來自於吾人的心。但眾生知道的究竟有多少?即便是研究宗教的,甚至於修行者本身,就算道理都能夠了解,但是一旦境界來臨又有幾個可以從容面對隨緣處之,真正地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如果沒有宿世的法緣相牽,有經驗的過來人指引,即便遭逢到再重大的變卦也只是每一個人生命中不同的故事罷了,對自己的心是啟發不了任何的作用,更不用說要由心做主轉化命運。修行也不是一味地苦修便可以,如果這麼講我也認識有道友幾乎大半生都在修持苦行,腿功也十分了得,連易行道中的難行般舟三昧也修過不少次,但是究竟宿世以來的習氣又脫落了多少?在流轉貪、瞋、癡的靈魂過程中所必須斷除的見惑和思惑,乃至於到最後的根本無明可否在這一生、這一期斷除轉化?說實在的,我也挺懷疑有幾人可以真正做到。所以,光是憑腿力一百天不吃不喝就可以斷除塵沙諸惑?那前面所說的那一位退休的老漢,過去從來未曾走過多少路,但他也可以憑著自己的意志力徒步走完他心目中的目標,這和修持般舟三昧所不同的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