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由於後代的炎黃子孫被至聖先師的頭銜框架所限,因此總把一代聖者的形象想像成如同形容孔子的望之嚴然那般地巍巍峨峨神聖不可侵犯,事實上,如果讀過一些和孔子生活上或形象的描述上的文詞便又會對孔子的感觀會比較貼近生活化些,我很喜歡我讀書時代的國文老師,她在講述例如:論語《述而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她在解釋這段的時候就形容地很生活化並沒有讓大眾覺得好像在講述一位神人的故事,她當時是說孔子和我們現代人其實沒有什麼兩樣,大體上把孔子在不處理公務或授課休閒在家裡的時候,他其實也有鬆散的一面,孔子本人身高很高,所以當他把他龐大的身軀很舒服的伸展在他坐臥之處,那表情和神態其實看起來是很自然舒適的,雖然很放鬆但卻又不是很頹廢散亂的那種,大抵上來說是在形容孔子無論是在外有公務,或者是在家中他都一直保持喜悅開朗神情和身心裡外都是很欣喜快樂的模樣,燕居在過去是用來描述當官的罷朝之後閑適在家的解釋,申申和夭夭所解釋的都是形容身體的狀態和心中的感覺都充滿快樂歡喜,連帶的連身體都跟著輕鬆毫無拘束的意思。

 

所以當時我的國文老師說:「你們不要被校園裡面那尊孔子的石雕像給誤導了,認為是一位石古不化的老冬烘,其實卻是一位很懂得生活也有品質的人,孔子其實在生活上如果他願意的話,他的活動其實也是多彩多姿的,例如說:他也很會開車也很會射箭,為什麼會知道呢?在《禮記》裡邊就有談到這麼一段,孔子喜歡射箭,他曾經在矍相圃,也就是當時山東曲阜西邊的郊區,孔子經常喜歡在這裡練習他的射箭技巧,由於他的技藝超群,所以每當有人知道孔子什麼時候會去射箭,大家就會爭先恐後地去圍觀孔子的箭術,從這裡便可以了解,如果孔子的弓上技法只是普普,凡善可陳的話,那就不會每回都把射箭場擠得水泄不通。

 

再說孔子的體格也非常地魁武,平日裡所展現出來的都是文職彬彬、讀書人的氣質,但誰也不知道孔子本身無論是在文武各方面的才能上,都是無人能及的,在《呂氏春秋》也有記載到孔子的力氣大到如大力士一般,這也是來自於家族的遺傳,根據記載,孔子的父親力量是可以把整座城門扛起來,孔子也不遑多讓,也是可以把整座城牆的閘門舉在肩膀上。還有《淮南子・主術篇》也大略有談到孔子的腳程非常地靈敏,可以追上最擅跑的野兔。像這樣子的偉者,歷史上是很少看得到的,我認為他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後半生,把他在周遊列國所看到、聽到以及自己遇到的,整整五六十個國家,裡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他很有仁愛之心,儘可能地把一切美好的事物記載在《春秋》當中,不忍心把亂臣賊子違反朝綱倫理不合適的醜陋事件發表在《春秋》當中,也不想多描述怪力亂神之事,藉以譁眾取寵,換作一般史官,早就把春秋戰國時期,總共兩百多年之間,被殺害的國君和臣子那些宮闈醜陋的八卦事件,一定全部記載如備,這也是孔子心胸坦蕩寬闊之處。

 

孔子的膽識及定力也非一般世人所及,即便在一生中最落魄潦倒的時刻,他仍然可以處變不驚,照樣撫弄著琴弦,繼續講他的課程,就算有遭遇到生死攸關的大難,一樣泰然若定,甘之如飴地過著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