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寒微大學士的勵志人生
我對呂蒙正的認識,是來自於十幾歲學道時先師的一句話:「學道先須學貧,學貧後方清」。初時不解其意,求惑於先生,師父說:「現代人任何事情都求速解速成,原因來自於我慢和欠缺智慧。先要空諸所有,內外滌盪一切諸障,如此才可示以求道之徑……」為人處世也是如此。人秉業氣而生,出娘胎之後若沒有道德醒覺、文章以為圭臬來自我提醒,人是容易放縱的,也容易迷失自我。於是那段時間裡,先師便告以:「呂蒙正的醒世文需要誦讀再三,直到爛熟於心,對於未來的人生會有莫大的好處。」
由於長時間讀誦了呂蒙正的文章,自然對於其人其事必然有所了解。他是北宋時代的人,出身極為寒微,父親在他懵懂未識之時便把他和母親給遺棄了,因而慘遭所有親友的白眼。說起人世間人情冷暖這般的體會,呂蒙正自小都嘗盡了。生活中最落魄的時候,他還當過乞丐,但由於自小受庭訓和所讀詩文之影響,他根本不適合當一名乞丐,即使每天流落在鬧市裡乞食,但他的樣子引起不了別人對他的關注,經常是有一餐,沒一餐的。有一天,他在乞食時,碰到了一位老婦人,這老婦人其實也留意了他一段時日,知道他非池中之物,只是暫時性的落魄,於是告訴他:「年輕人,這口飯不是你能吃的,這樣繼續下去,你非得餓死。這樣吧!前面有座寺廟,你去那邊找寺廟的住持,他會賞你飯吃。」
呂蒙正聽從了這名婦人的指引後,逕往那座寺廟走去。寺廟住持看到年輕有才的呂蒙正,雖然衣衫襤褸,卻遮掩不了那股少年書生的傲氣,令人十分欣賞。雖然父親遺棄了他,但父親留下的書籍卻是他精神上最大的依託,哪怕是乞食,也是手不釋卷,所以當然無法像其他的乞兒一般容易覓食,住持會意過來之後,便請廚房給予齋食。就這樣,一段時日裡,呂蒙正只要是乞食無著,最後的希望之處便是寺廟。寺廟住持是一位明事理、有智慧的長者,他認為如果每天都對呂蒙正有求必應,會令他生起依賴感,這麼大好的青年豈不終身要當乞丐?於是就用善巧的方式漸漸地刁難呂蒙正,好讓他對自己的未來能夠在乞討之外另起爐灶。呂蒙正為了要討生活,開始得活窮變通地另覓生路,他曾擺攤賣字,煮文療飢,用他的工整字體為人修書。那段日子也極為困苦,街坊看不起他,街役官差三番兩次尋他麻煩……這便是呂蒙正慘綠的少年生活。
但後來,呂蒙正把這些遭遇都當成奮發向上的踏板。日後十載寒窗,一朝終於金榜題名,在宋太宗年間得了個狀元。他的出身曾經引起宋太宗對他的讚嘆,還為他題詩設宴,這個規矩日後也成了古代朝廷君主為每一個當朝狀元贈詩設宴的濫觴。呂蒙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出身微寒,最後平步青雲,扶搖攀登宰輔之位的人;不但如此,他還歷經兩個朝代,做過三次的宰相,受封為大學士國公的殊勝爵位。由於早年的貧困,令呂蒙正極有同理心,善解民意,經常救濟貧困,行善樂施,所以他的後半生一直是極為平順的,直到他離開人世間,所居住的宅第也就是後世皆知的呂文穆園。
呂蒙正有著不平凡的人生際遇,一生中奇遇頗多,但我個人對於他處世的態度及他所著的醒世經驗談,印象特別深。在他的自我描述中曾經說到,人家曾問他:「你在幼年乞食的那段時間,親友、鄉民都視你如鼠,甚至經常有人鄙視地對著你侮辱罵道:『你是個卑賤的人!』你那時的想法是怎樣呢?」呂蒙正回答說:「我從不以為意,因為我知道我一點都不卑賤,我只是時運不濟而已,日後我必定有發達的一天。」後來呂蒙正高中了狀元,而且官運亨通,只在一人之下,權位登峰造極,無人能及。昔日給他白眼的那些近親遠鄰,甚至欺負他的那些街頭官吏,都極盡所能地以能一睹廬山真面目為滿足。那種今非昔比的待遇,旁人問及呂蒙正說:「請問大人,你有什麼想法?」呂蒙正回答他們說:「我其實心中沒有太多的想法,我只是自然地感受到人人都覺得我是尊貴的人,但我認為這只是我的運氣到了而已。」
呂蒙正如無雲虛空般的壯闊胸襟,也表現在他過人的孝養上。例如年少時把他母子倆拋棄不顧的父親,在他日後顯達了,便千方百計地把他的父親接回來,讓一家三人團聚,他完全沒有埋怨父親。這種氣度,絕非現代有些人棄養父母或和父母反目成仇,以及視同陌路這般令人髮指行徑所能比擬的。由於曾經受到僧道高僧、世外高人的教化,即便在人生那段起伏極大的際遇裡,他始終能夠用「看破有境塵緣,悟到無懷境界」的態度面對一切,如此才能從大死大活的五流壞世裡,獨得生死活潑之機。因此他不為人知的過往,反而成為他躋身萬人之上重要的資糧,否則他如何能夠寫下傳世不絕的不出文章《破窯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