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大定也無非來自於心,從最初的奢摩他乃至於超越生死輪迴之路,都離不開這個心

      《楞嚴經》無論是起頭或是過程所講的無非都是在心,一切的大定也無非來自於心,從最初的奢摩他乃至於超越生死輪迴之路,都離不開這個心。但是,重點是眾生是否可以真正地體悟佛陀當時老婆心切的一面,這個就是關乎到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就要先俱足正知正見。

 

        佛陀從初時示現阿難舉臂屈指化為光明,這一開始就是在提示什麼是心?在問的同時,也在等待阿難的答案。同時也不斷地在問阿難:「心到底在哪裡?」佛怎麼有可能會不知道?目的為的就是要從此舉出客塵對於吾人的影響到底有多深,同時也從對阿難的示現中提示出娑婆世界的眾生在沒有受到開示指引之前,都容易受到攀緣心的干擾把自性清淨的明體給遮蔽住,顛倒錯亂,主要是眾生未能明白真心,而遠離了心性,因此流轉於生死的漩渦裡面。

 

        接著,佛陀很想讓大家能夠直接進入心性湛然不動,不要受到妄想、執著、分別心的干擾,最終都可以進入湛然遼闊、遠離一切身心和習氣所引發的實相境界。這個是進入悟道的基本,一個行者如果可以進入到妄念不生的狀態,把身心一切的業氣、行為全部阻斷,讓心安住於法忍之中,這也就是佛陀不斷地在告訴阿難說:「這個世界一切現象都是來自於我們人的心所變現出來的」,包含這個世界上所有、所看、所聞,微細得如同光線照耀之下一切的粉塵,大如同須彌山,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他的自性,就算是寬廣無垠的虛空界,也有它的名相,這個就是我們人人本自俱足的妙明真心。它代表著我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本質,那是沒有任何自性的,但是如果執著於意識分別或者了知上的感官,把這個認做是真心,那如此說來這個心就應該要遠離一切的色、身、香、味、觸、法,而另外還有一個獨立的本體存在。

 

        舉個例子來講,就好比你現在聽著我說話,那是因為你有聽到音聲你才會有分別心,那請問如果你沒有聽到聲音,那可以聽的心又在哪裡呢?如果現在你可以把一切可以看的、可以聽的、可以感覺的全部都停止,就如同所說的「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們的心其實是什麼都不存在的,什麼也沒有的,就如同你暫時關閉在地下防空洞裡邊,看不到、聽不到,什麼感受也都不存在,這種幽閒空空蕩蕩的境界,其實也只是暫時性的被壓抑住潛蟄於內的短暫現象而已,並非內心實質自性的本體。在現實生活當中大部分的人也是如此,由於沒有真正地開悟見性,在這之前人本能地都會認物為己,譬如說把自己的身體髮膚當做這個就是自性。

 

        事實上,這是因為沒有學佛之前,大多數人只要是眾生都會產生的錯解,如果你仔細地去問一個人,你說你的頭髮、你的皮膚、你的眼睛身上所有的一切就是代表你自己,那請問你又是從哪裡來?是從你的父親、母親娘胎所生下來的。這個代表你嗎?這個不是代表你,這個是你在上一世即將要投胎還沒有確定之前,神識飄飄蕩蕩,由於累劫的業緣所感,你在眾多的入胎處被你父母親在交媾中的情景所吸引住,所以你入胎了,有這一期的生命是緣自於父精母血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