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在即將開悟前,曾用各種不同的禪定方式使自己獲得無法言喻的禪悅。這種藉由修定所產生的喜悅,是一種什麼樣的境地呢?

  靜坐、禪定是屬行法,也是證法,目前所呈現的景象便是人人都可靜坐,但是否依據佛智而修?如果依據經典上所言,要修學禪定,最起碼要先修得無我境界的空性,修習靜坐才可以有辦法控制自己心中起伏不定的雜染,接著要在無自性本是寂靜的境界裡,修學進入正定,如此才有漸漸進入止觀的機會。

 

  所謂修學「止」,最起碼要先經歷過輕安的階段,凡夫的心任何時間都是處於漂浮不定的,如同火堆中的灰燼雖停未歇,尚有無法熄滅的煙火氣息橫梗於心中;又如風中的旗幟,遊走不止,被種種的五蓋所駕馭,即便短暫地靜止,不久便又如移石所長之草,無法自止,更何況要進入輕安。如果修學靜坐要進入輕安,必須先把昏沉、掉舉等等不穩定的心境停止下來。經典中曾經記載過,釋迦牟尼佛在即將開悟的前面,整整有四十九天的時間,用各種不同的禪定方式使自己獲得無法言喻的禪悅。據說這種禪悅是超越一切世俗的快樂,當然這中間最重要的是從戒而產生的定,充沛於全身上下所有的毫端,也都是喜悅之能量,因此在如此無阻隔專一境中,所獲得的禪定便是一種清涼而安定的輕安之境。

 

  靜坐者如果靜坐時心不受任何心和心所的影響,遠離了世間、出世間一切的騷擾,這時心極容易就會靜止不搖。同樣地,從過往的靜坐經驗中,往往在靜坐過程中要如同貓尾隨老鼠一般,堅持而不放棄地守護好每一個念頭,對於未曾進入禪定的人而言是有困難的。頂多只會察覺到自己的心念有起伏,因此會把注意力收攝在妄念上,但有時會觀察到心是在內在的心緒變化中攪拌難歇;有時也會看到心被外境所吸引,雖然心境如同行駛於大海中的船隻,遭逢起伏大小不定的風浪一般,走走停停,但最起碼還是可以關照住。靜坐時,覺知妄念是很重要的功課,心如失去依怙的浪子,無人約束,自身也無法控制,那很容易會因為所緣而產生貪、瞋、癡。最困擾的是,雖然有時自己會有所驚覺,但這個驚覺卻比原來的妄念,還要造成更大的阻礙,需要了解的是,即便眼、耳、鼻、舌分別都感受到來境的影響,而有所返觀,但這畢竟又產生了另外一層的妄念,這個時候就必須要依靠毘婆奢那。

 

  心固然可以因為修持止觀,經常練習守住在所緣境上,漸漸地因為這個專注所緣,會為自己帶來喜樂的覺受,但此時更需要注意的是,從止觀中所獲得的更上的智慧。這種喜樂是超越了五蓋、昏沉等的覺受,有些人心會愈來愈寧靜,不會隨意地受到內外諸境的影響而產生混亂和不安,也有人稱它為「心一境性」的境界。初期有些行者偶爾還是會被突如其來的身心愉悅所影響,但應該要儘快地從覺知中轉化,否則會趨向於貪執,如果是小乘的行者,他們便懂得依靠「遠離三種不善法」而獲得修正,這個階段有時候某些人也容易受到外境的色、聲音、香氣、不同的味道和身心的觸覺,而影響到修止和修觀。

 

  過往也曾經思惟過,任何宗派其實有靜坐這項修學禪定和止觀的方法,也是一項極大的福報。靜坐,是進入四禪八定開悟見性解脫,修證成佛,很重要的依藉,很多甚深的禪定,依靠靜坐修止、修觀,可以達到更清澈、更專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