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智慧之寶典

        在孔子的一生講學和教育當中,最重要的離不開兩大單元,一個便是《論語》,一個便是《禮記》。《論語》大家都知道,早就被全世界公認為影響這個地球最重要的名著之一,甚至於和西方的《聖經》齊驅並驟,在中國幾乎從帝王到一般的黎民,都把《論語》當做是立身處世最有智慧的一部經典,至今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書可以代替它的地位。其中的內容,雖然記載的都是孔子和他的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言行對答,但如果要研究並且了解孔子的整個思想脈絡,《論語》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也可以說兼容並包的,任何一個行業和身分的人都可以參考做為圭臬的著作。在《論語》的內容當中,對於現代化的社會來說,其實極具有啟迪和轉化當今世局的參考價值,例如如何使得一個國家可以強盛,在《論語》中孔子也曾經對這方面有所述及,那便是他對教育的重視。

 

        現代西方教育的方法,大部分都是以啟發式和自主性的教育為主,殊不知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至聖孔子,他早就研發了一套從人性的基本特質,做為啟發人類潛能最優質的教育方式,例如我們早在國中的時候,小孩子每個人就已經學習到了《論語》中孔子所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反三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也常常會被人提出來使用,這整段話的內容和意思原來是採自於《論語》中〈述而〉篇的意思,孔子當時對這句話是如此解釋:「如果要教化學生,一定要去激發他的潛能。如果不是學生真正打從心裡想要去把問題求個明白,我絕對不會主動地去啟發他。如果不是學生一直要表達,但是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把意思說明白,我也不會先去提示他。再如果我舉一個角給他看,但是他卻無法按圖索驥繼續去推理聯想到其他的三個角,那這樣子的學生也可以不用花心思再去教導他了。」從這段話也可以理解孔子對於學生素質的要求以及做學問的態度,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如果孔子當初不是用這樣子的概念在從事教學,那如何能夠擇天下之英才而教化,更也不可能從三千個弟子中挑選精通六藝的弟子共有七十二個人。在七十二個人當中,又出了十個德行各方面有特殊才華的弟子,例如顏回、子騫、伯牛,他們是孔子在德行上最滿意和最具代表性的弟子,其他還有在口才表達方面特別出色的,像宰予,一般人對他的印象總是停留在他是一個喜歡大白天做白日夢的人,因為孔子很多次在上課,宰予都在打瞌睡,可是他為什麼可以從三千多位門生之中脫穎而出,這又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孔子他平日教化學生很獨到之處。如果這一位宰予真的是朽木或是糞土、爛泥巴,扶不上牆的人物,又怎麼會有機會經常被點名,跟隨孔子到處遊歷各個諸侯國家?並且在他死後,有無數後代的歷史學家研究宰予的一生,到了唐朝,還被賜予「侯」,到了宋代以下,還被追封為「公」的爵位。其實私底下的宰予也不是沒有優點,據說他和子路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宰予的腦筋反應極為敏捷,極度俱足才思泉湧的一位人物,再加上口條清楚,經常會鼓起如簧之舌,幫孔夫子大推其道。宰予有他敏銳和細緻的地方,例如有一次孔子在講學的過程中,宰予曾經問過孔子一個問題:「如果走在路上,看到一個人掉到井裡面去,到底是要去救他呢?還是視若無睹?因為如果我去救他,我自己可能也會溺斃,但是不救他的話,對自己的良心也會過意不去?」

 

        宰予問了這個問題以後,孔子並不是很高興,但實際上,從他所問的問題,也可以看到他這個人的個性,會發現別人所未曾發想的問題和細節,同時也等於把一般人不敢問的問題幫大眾提問出來,並且不止一次,是經常性地想到有違常理之處或不合理的地方,他也會不顧夫子的感受,當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一直以來,雖然孔子知道宰予是一位很有才氣的弟子,但是由於無數次的問難方式,有時頗讓孔子感覺不自在,所以在表面上孔子對他的印象讓門生們都覺得是不好的。但其實孔子的內心深處,在他晚年的時候,卻頗懷念這一位弟子,因為許多教學方面的觀念及轉變,卻是來自於當初宰予所提問的一些問題所啟發的,這也影響了孔子往後在教育學生上有些方法的改變。而孔子的改變,也讓後代為人師者理解到所謂的「因材施教」—— 要善於觀察每位學生不同的長處和資質,用愛心和耐心予以教化。現今從世界上東西方不同的人物誌上,發覺了許許多多了不起的科學家或各類的大家,他們在學習的期間,其實也都是讓師長們感到很傷腦筋的學生。當初孔老夫子對於宰予最後所做的一句評論「以言取人,失之宰予」,這應該是孔子經過三省思後,內心的無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