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楞嚴不看人間糟粕書

  這一次之所以會有機緣和大眾聊聊關於《楞嚴經》的一些問題,說實在的, 在過往閱經的經驗中,曾經不知道讀誦過多少次的《楞嚴》,一方面是《楞嚴經》文字的優美,確實會令人不忍再三地流連參看,不僅陶醉在它那豔麗優雅、字句飄逸俊朗,有些段落在敘事方面,又有如項莊舞雪般盪氣迴腸、氣勢萬鈞, 有些比喻方面,在房融豐富的文采筆觸下,描述得極有感情且又醇厚、發人深省,看似平易近人,但卻又毫無凡俗之氣,使人掃卻眼中之沙,耳目一新,但卻又不失整部經原文之本意,以及不違背本師之心脈,貫通本懷。由於房融等對於梵文本意融會貫通的緣故,便可以遊刃有餘地一改於其他譯師的格律和沉謹,有別於逐字造本之板滯,流暢鏗然的行氣,令人讀來不忍卒輟。有如同時也在欣賞著優美的唐詩、宋詞一般,這對我是極度地有吸引力的。

 

  另外,在我所親近的幾位老和尚、長者和善知識時,他們也幾乎對《楞嚴經》都是奉為津梁玉律,我的禪宗老和尚說到《楞嚴經》開頭緣起的時候,就提到了,「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又說「一展《法華》便知佛陀慈悲之襟懷」,另外也提到了,「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這三句話,便引領了我一窺這三部經的冠絕風華,以及群玉入眼的震撼。特別是《楞嚴經》可以說是釋迦本師對於眾生最慈悲的攝受,整部經幾乎涵蓋所有一切的心法,總攝一切根機,對於參禪的禪和子而言是不得不讀的一部經,對於打坐入定的修行人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開示,對於修密的人而言,更是需要參對此經中所談種種境界,才不至墮入魔境。

 

  在研讀《楞嚴經》的期間,我也參看了許許多多歷代祖德的註解、編撰及著作,從這些善知識的著作中,更堅信有些並無真參實修的學者,自詡為專家大德的人士,批評《楞嚴經》為偽經,實在是很不恰當的。

 

  這也是在本書之前,我之所以舉說了古代和當代幾位參學實修證悟的高僧和舉世皆知的善知識,他們對《楞嚴經》的修持和護持的例子,用了一些篇幅,希望近代人千萬不要人云附聲,一味盲從。這才是真正的邪知邪見踏入魔窟, 毫無警覺,便太可惜了。任何經論真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因地的真切與否, 以及是用真修實證去應合佛陀的本懷。如果是用學理研究的驗證方式去質疑經論,如同朱熹和近代胡適等流,甚至梁啟超等輩,既未受持任何佛教正統傳承養成之訓練,也無對其所質疑的經文境界真正實修、實受過,就肆意污蔑、妄加評論甚或主觀臆斷,這和我所了解的歷代祖德如蓮池、蕅益、憨山、紫柏等 大師,用生命及智慧奉獻於實修之中,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例如:紫柏尊者從 出家至圓寂,一生之中從未身體著蓆,幾乎日日實行不倒單,持戒精嚴,一天之中固定行腳二十里,多次閉門苦讀經論,多年深入經藏,並且主持刻印《嘉興大藏經》,在其一生之中不畏任何權勢,甚至為了護持寺廟不惜主持公道, 直到勝利為止。在他的一生中總共幫助恢復了十幾座寺廟,雖然最後受到弟子的株連,但仍然自在而逝,保留全身舍利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