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止」,心無需刻意,一調息間閒然入靜,平日所要做的便是要把心念專注於一處!

  說到六妙法門中,第三個階段的「止」,當靜坐行者從數、隨二法中,漸漸地可以控制好自己的粗細諸息及心念,慢慢身、心都會趨向於寂然禪定。此時稍要注意的是,雖然有時可以控制好較粗的妄想漸趨寂靜,但這還非真禪定,若是真「止」,心無需刻意,一調息間閒然入靜,平日所要做的便是要把心念專注於一處,或有方便教於專繫一處之法,例如把心、意隨著氣息的流動,遊行於鼻尖與下丹田之間,調整自己的出息和入息,直至妄想漸息…… 

 

  憨山大師當年幾乎天天打坐,配合《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菩薩的修證法要,其中之觀音圓通法門。有一次,他靜坐於一座木橋旁邊,橋下是湍湍不絕的溪水,溪聲有時像一首永不停歇的歌曲,悠揚悅耳,但有時伴隨著呼嘯不斷的怒吼,時而險浪四起,時而如轟天驚雷一般,渾然如亂響之曲,亦有裊裊的餘音,充沛於耳根之際,有時也像柔順的姑娘嬌聲細語,那蒸騰不已、蓊鬱不定的個性以及永不停歇的水流……但是對於憨山大師而言,心中卻如磐石般屹立不搖這只是一段時間的木橋上打坐的經驗,讓他經常處於定中。

 

  就如同憨山大師自己所說,他那個時候,靜坐剛剛開始的時候很清楚的聽到水流的聲音,也知道如果有任何的念頭生起時,便要返聞自性。剛開始時,憨山大師說僅僅只有溪水湍動的聲音,但漸漸地很快就進入渾然忘己的境界,有別於過去靜坐時無法專注狂心不悖……他後來漸漸地可以清楚聽聞到溪水的聲音在耳畔不斷的生起,此時憨山大師只是專注於出入息,漸漸地發覺起初所聽聞到的溪水聲,不斷地響起,起心動念之間,很快就會聽聞到溪水的流聲,漸漸地只要稍微生起一點念想的妄念,自然便可以聽聞到橋下的流水聲,如果沒有生起任何的念頭就無法聽聞,他於是在這個法門上努力追尋。

 

  有一天當他又在木橋上靜坐的時候,突然間他渾然忘我,進入禪定的境界,此時橋下的溪水聲不論它如何的變化,全部無法干擾到憨山大師。只要他一入定,時間無論多長,都會進入甚深的三昧之中,久而久之又進入到更深層的禪定境界,即便是在動中、經行間,也可以一返聞之中,了無身心、了無妄念、寂然入靜,接著連身心都了不可得,整個人如同進入在一大光明境界中,外面的山河大地清明如鏡,但此時卻尋心了不可得……。這是憨山大師因為經常靜坐習定,而進入甚深禪定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