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息專注.心息相依

  守安禪師他有一首詩很有名,「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這首詩什麼意思呢?按照他這個禪詩的內容,是在講守安禪師每當他在寺廟裡燃香靜坐的時候,二六時中凝心守靜,到至極之處時,所有八萬四千微塵般的思緒也都消釋,他說他不是因為刻意要去消除妄想心,而實在是調息專注到了心息相依的時候,自自然然就無所依附,到了這般,當然就沒有任何妄念、思緒生起……。

 

  可見守安禪師靜坐的功夫在當時已達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的境界……在密宗許多伏藏大師所取的竅訣中,也有許許多多修持禪定時遭逢障礙如何破除的口訣,有的觀想不同顏色的明點在不同的位置上,有的觀想不同的本尊安住在不同的脈輪上,有的則持咒消除,也有的要你把意念關注在鼻尖五指處,有地、水、火、風、空諸色做代表,用來消除因為靜坐而產生四大不調的障礙……。


  總而言之,這些都是要消除你在靜坐過程當中,因為散亂和昏沉、掉舉所引發出來的副作用,所以在進入「止」的過程中,首先要消除的便是昏沉、掉舉。這些因為昏沉、掉舉引起的種種妄想和執著,一旦漸漸遠離以後,心緣於專境,不偏不倚、不離不散、勿動勿搖,有些行者會短暫的進入另外的一個境界。有時會感覺到醍醐灌頂般火氣全消之感,輕輕爽爽的如同頂上澆水,十五月亮般清涼之勁透達全身,極為舒適,隨著心愈來愈專注,雜念愈來愈趨向於空無之時,心戛然而止,此時會有種身如飄葉,渾身所有關節節節通透如麥管,柔若無骨,心中一切掛念皆無,並且心明如鏡,了無阻隔,對於外境一切諸象不受干擾,心中不知何故歡喜不斷……這種感覺來的時候,每個人各有不同狀態,時間長短也不一定,有時是從腳底下往上竄升,有時有溫暖的感覺,有時卻又有冰涼的覺受,一路到達頂輪,有時又如頂戴冰片,由上而下渾身舒透……靜坐歷史久遠者,一般都會認為這是「輕安」的境界。

 

  據一位老和尚的建議,依他的經驗,會建議有如此境界的行者最好趕緊擇一靜處,尋有經驗的明師,更上一層指引,切勿攀緣。因為在這種境界的時候,「輕安」會時有時無,端看修行人的精進及悟性,如果道心堅固,不執著於靜坐中種種境界,隨緣自在,反而更容易有所提升,有些人氣脈、皮膚或身體的變化會有種種的不同,有時渾身暖象不斷,有時身體莫名其妙產生喜樂的覺受,這就是所謂內觸得樂的覺受,但要特別小心,有些人會陽氣勃發,如果沒有把持得住,便會前功盡棄,所以靜坐到這一步的時候,就要端看自己的福報因緣,有無善知識願意指引竅端,因為也有不少的險境摻雜其中,關鍵在於如何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