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住名客?」一邊也舉例說明當初他是如何思考的,因為佛要他說明,於是他就把重點說出來。「『不住名客』意思是指一個人走路不留下名字,這個叫做客,『住名主人』是指主人不能隨著客人到處亂跑,重點是在於藉由這個比喻可以體悟到在色塵所動的地方,能看見本自不動的清寂虛空,因此而知道寂靜的名字謂『空』,那個會動搖的名字叫做『塵』。整個白話的意思就是說塵寂是不動的名字,客無法常住,但色塵是可以動搖的,好比主人是不會動的,虛空也是不動搖的,如果虛空之中還有動搖,此種就叫做塵。」憍陳如解釋到了這邊,接著佛就給他印證說:「你說的是正確的。」
讀《楞嚴經》如果不能了解妙明真心,那等於空談,對於十番顯見的道理也無法理解,那也如同瞎子讀經,那又如何去談到空、不空、如來藏?簡單地說,佛性本來就存在的,但你必須信得過你的心便是佛,所有八萬四千種法,沒有任何一個法不是從這裡出去,最後也無一切法不回歸此處。原因是,常住是如如不動的,如果上一刻鐘可以,下一秒鐘卻又失去,這便不是,也不可能當下有覺有知,下一個念頭未生起前,卻又墮入意識分別。
佛聽完了行者們的解釋之後,態度自若地為他們開示:「千萬不要用凡夫的想法來看待他人是否已經證悟成佛,修行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心用各式各樣的苦行鍛鍊來毀損自己的色身,其實心中也會生起煩惱心;反過來說太過度地安逸,只注重安養自己的身體,也會產生過度的執著和貪愛,所以無論是快樂與痛苦,這都是不對的,也不是成佛悟道的主要原因……」接著佛就為他們繼續開示八正道、苦、集、滅、道等等的修持法門,憍陳如為首的五位行者,在佛陀開示的過程中,心中所有的疑竇一掃而空,隨之而生起的是法喜充滿,五個人很專注地心中充滿了恭敬,不忍離捨地看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