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
存善心、信天理,曉得心是一切之所在

這幾年我比較著重在心性上的觀照,所以幾乎是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段話我每每橫放心中,咀嚼再三,每回的體會都有所不同,極為讚佩中國的老祖宗早就已經有智慧用來修心的法門。像這幾句話,最早是由舜帝用於修心養性的內涵,最終也把這心法傳給了大禹,那時候佛教還未傳入中國,儒家的孔子還未出世,這些聖人便可以有如此高的智慧,用來撫順人民,形成了中國華夏民族太平鼎盛的來臨。

妙微密性淨明心

  「妙微密性淨明心」,雖然只有幾個字,但是意境非常地高遠。要達到妙的境界,非得要證入寂照不二的境界。那什麼又是寂照等同之境呢?先講寂,寂是指我們每個眾生本自就有的不生不滅它的本體,眾生和佛的差別便是在這裡,佛早就證得了這不生不滅的心性,但是凡夫眾生每每都是活在生滅輪迴之中。光是有寂還不行,還要能照,照的解釋也是我們需要俱足了了常知,才知道照的意思,這種境界也只有如同當日達摩給慧可印證時的境界差不多。當時慧可因為參透了達摩所傳心法,去找達摩印證,當時達摩問他的便是在於有沒有斷滅心,慧可回答達摩時所說的一句話便可以確定,慧可當時說:「了了常知。」

劉邦祭孔第一人 賢臣張良獨獻策

雖然劉邦肚子裡沒有墨水,再加上是個不折不扣的粗俗人,但有一點是別的帝王所沒有的,那便是他的豪邁氣度和容納異己的肚量。如果他發掘是個人才,那即便他有些許的缺失或舉止態度不當,他也全然不在意,一笑置之。

「心」先自在,「身」無處皆逍遙

        一個人若要長壽,首先要讓自己「心」先自在,「身」無處皆逍遙,時常如此,在人世間處事自然可以窮通無礙,進一步從靜觀中體會到,生命中妙有所應化出來的一番滋味,久久自可體會天、人、物、我合一的境界,這就如同過去古仙真所說的「只恐身閒心不閒,心閒何必住雲巔」,這句話道盡了修道人常犯的毛病。對於人世間三平四滿之類似看如過眼雲煙,自然不貪、不求、不爭,這才有辦法真正地做到臨幽壑而知藏,看急湍而知止,否則如何放得下、看得破?放不下、看不破和俗人又有何異同處?吾人靜坐之目的無非是靜慮息心,一切的思維、妄想都需停歇,心如猿猴駑馬般,借問如何安養?又如何養真?這個「真」極其重要,一放需全放,絕不假思量,而不是口頭上說放,心中仍然千頭萬緒,連個繩頭都尋不著,如此任何坐法、道功都莫可奈何,修道人最要者可得雲霞之任運,住無心以保任,這才是真正的養生之法。

直心才可以辦道,直心才可以悟道

「如何能夠體會人空的境界?儒家也講定、靜、安、慮、得,你我也都知道這不容易,當境界來的時候,無明火一生起的時候,你試著定定看,你試著靜看看,可能嗎?常常講要叫人家如何如何把心可以安定下來,教別人的時候容易,自己遭逢到的時候便是一副苦惱相,所以不要小看這金剛乘的報身修持,沒有幾個可以真正證得,因此我對於有真修實證的修行人,我真的可以做到視之如佛,因為他的生命完全是為了要布施給眾生,這就得先了悟到觀身不淨的道理,一切無常的真理,八苦是一切的業果,色身總是要歸於散壞,哪裡來的真我?但是一般的凡夫很認真地執著在這個色身的我,一切的貪愛無明從此聚集,也從此造業,也從此輪流生死,但菩薩不一樣。菩薩的變異和凡夫的變異生死完全不同,菩薩懂得一切世間萬有都是遊戲幻化,哪裡會執著?甚至於可以把自己的身體、眼睛,無論對方是誰,都可以沒有分別地供養。例如像月光王菩薩可以把自己的頭顱無瞋心地布施給惡眼婆羅門一般,還有像過去的薩波達國王割自己身體上的肉餵養老鷹一般,即便這隻老鷹是帝釋天王祂所變現的。

...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