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
佛法的存續完全要依靠世人對於《楞嚴經》的信解

一開始,我聽川和尚洋洋灑灑一會兒工夫便念誦了一遍楞嚴咒,心中想也蠻快的,那時候我已經修持金剛乘一段時間,覺得楞嚴咒好像比金剛薩埵的百字明咒稍微多了一些咒字,於是便請川和尚口傳一次。過去的習慣,持咒唸經總會執著地先去查好資料,或了解經咒的背景淵源,認為可以增長自己的信解,誰知道把這楞嚴咒詳細解讀之後才發現,這應該是我所持誦過最長的咒語之一,算了一下總共有兩千六百二十二個字之多,並且都是漢字,有別於我所持誦的梵文或藏文的咒語。

憨山大師一生應世度化世緣

當憨山大師進修在東海期間,一天晚上在靜坐的時候忽然間三昧現前,自己感受到內情外器打成一片,從自性中流露出「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聖絕行藏;金剛眼突空花落,大地都歸寂滅場。」憨山大師有所醒悟,但還是取出《楞嚴經》批閱再三作為印證,後來看見《楞嚴經》中佛祖說:「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到此心中大事已畢,不禁雀然,於是發心著寫《楞嚴懸鏡》一書。

楞嚴的精要在斷離能所分別

末法時期,為何說佛法在人間消逝之前《楞嚴經》會先不見於娑婆世界?我們光是從它的經題上來說便足以說明,這非不具根器、不具信解、不相信因果輪迴之人可以聽聞解說。《楞嚴經》的經題稱作《大佛頂首楞嚴經》這是簡稱,如果要圓滿經題全文應該稱作《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歷代名僧一致推崇的經典

近代兩百年來開悟奇僧——虛雲老和尚,老和尚一生中修行境界之高,無法言說,在他開示的法語中,幾乎到處都可以見到他的諄諄教誨都離不開《楞嚴經》的精神。他曾經說過,此部經不僅僅是學佛的人可以得度,即便是研究現代哲學的,也可以蒙受其益。他認為在此末法時期,善知識愈來愈少的年代裡,最重要所要依止的是釋迦牟尼佛所遺留下來的佛教寶典——《楞嚴經》,只要把經中一切的義理搞懂,就不會走錯路線,就如同明珠在握,十分可信,若要參禪精進,進入佛的知見之中,也唯獨只有《楞嚴經》。

一讀楞嚴不看人間糟粕書

在研讀《楞嚴經》的期間,我也參看了許許多多歷代祖德的註解、編撰及 著作,從這些善知識的著作中,更堅信有些並無真參實修的學者,自詡為專家大德的人士,批評《楞嚴經》為偽經,實在是很不恰當的。

這也是在本書之前,我之所以舉說了古代和當代幾位參學實修證悟的高僧和舉世皆知的善知識,他們對《楞嚴經》的修持和護持的例子,用了一些篇幅,希望近代人千萬不要人云附聲,一味盲從。這才是真正的邪知邪見踏入魔窟, 毫無警覺,便太可惜了。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