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高俅這位歷史人物,在史冊上是一位眾說紛紜、頗多爭議的人物,他之所以後來會被人們關注,主要是來自於《水滸傳》中的某些人物和高俅有過節,至於故事情節裡的真假各有說詞。若從歷史上的角度來看,金聖嘆曾經評注過一段話是針對高俅所寫,而也因為他的評注,便註定了高俅在歲月的歷史上,將會是扮演犧牲品的小丑角色罷了!但是從正史來看待高俅,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他曾經掌管禁軍達二十年之久,最後當時的人給他的定位是大節無虧」,從這個評價上來看,高俅也未必是如小說所寫的那般,更沒有《水滸傳》中所虛構的那般去陷害林沖等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