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
異國茶緣

廂倩女士很清楚地敘述著她二十六歲那年所發生的一切的過程,可以看得出來,雖然已經過了這麼久,但她仍然心中懷著瞋恨心,這便是屬於這種情感線女生標準的類型。廂倩的感情線還有一個特徵,拿她智慧線的紋路深淺做比較的話,相對地,她的智慧線紋路就淺得多,這表示她的感情勝過理智太多,所以一旦碰上了感情上面的問題,便會陷入痛苦的漩渦裡面,無法自拔。

道誼可師的長者

若要清楚描繪兩件書櫃所承荷組列,鉅細靡遺的書目和文物雖不到琳瑯萬端,但也不在少數,其中較冷門但卻是宗教中麟鳳不世之寶的,便屬佛道門中的符籤和吉祥圖騰唐卡古件……道教之中便屬早期來台所認識結緣之高功頗多,雖然都已陸續仙化,但昔日所贈之符籙珍寶,至今我也都如至珍異寶般供奉如儀,不敢躐等。

書僮成高官的高俅

說起高俅這位歷史人物,在史冊上是一位眾說紛紜、頗多爭議的人物,他之所以後來會被人們關注,主要是來自於《水滸傳》中的某些人物和高俅有過節,至於故事情節裡的真假各有說詞。若從歷史上的角度來看,金聖嘆曾經評注過一段話是針對高俅所寫,而也因為他的評注,便註定了高俅在歲月的歷史上,將會是扮演犧牲品的小丑角色罷了!但是從正史來看待高俅,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他曾經掌管禁軍達二十年之久,最後當時的人給他的定位是大節無虧」,從這個評價上來看,高俅也未必是如小說所寫的那般,更沒有《水滸傳》中所虛構的那般去陷害林沖等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

大隱於市的藹然長者

談到湯老師的治學方向,到了晚年,偏向於東西合璧為尚。湯老師當年研究哲學時,最早看了《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便生起了莫大的興致,他深深地被康德的精神影響,在湯老師的認知裡,康德是近代哲學家中少數有自己理想的學者,正因為如此,才有辦法影響那個時代許多有理想和對哲學狂熱的學者,像歌德也是因為仰慕康德,最後成為他終身的追隨者。

艋舺在地傳統文化

在一般台灣人的心裡,「艋舺」和台南的府城以及彰化的鹿港並稱為有清以來最大的都市,今天的萬華是台北市最早期、最原始的區落之一。有文獻記載,艋舺早在康熙時期就有一批福建人移居到原本屬於台灣原住民所駐紮處,當時叫做大溪口,漸漸成為漢族閩南人及原住民聚集的繁華地方,也是台北西區開始有商賈交易的起源地,這塊原本人煙稀少的處女地,日後竟開發成為僅居一府二鹿之後。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