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
氣是萬年之藥,心是氣之使者

靜坐修氣要有大成,最需要者便是心氣合一,這中間「氣是萬年之藥,心是氣之使者」,這兩種若能相輔,便可以成真登仙,人未受到後天塵事、業氣污濁前,氣血本自通達,只因為無明貪執的緣故,漸漸根脈阻塞,氣血淤滯,於是百病叢生,若要八脈俱通,所需要的便是要有竅訣。

每個人的人生課題

人的出生,就是為了學習如何無懼地面對人生路途中,自己的業力所給予的習題,雖不能每張考卷都拿滿分,但最起碼可以從容不迫地答完每個問題。

一個人的定力重要嗎?

若可以靜則欲必少,欲望少的人才可以養德,才可以止定,而定是一切行為標準的重心,人無定力萬事不成。無論是佛家也好,儒家也好,無定就不知止,有定力的人絕不會朝秦暮楚,更不會行有踰矩,妄求他物:心中有仁,行不離仁,必是君子,這樣子的人無論是富貴中、貧賤裡,也不會自欺暗室。要曉得人一旦有了貪慾,天機便會粗鄙,便會漸漸地昧己良知,一切過失從此發生…。

人生在世最重要者在於修身,這是立身處世之根本

整部《論語》核心離不開一個「仁」字,它的基礎在於能「明德」,前面所說人生在世最重要者在於修身,這是立身處世之根本,這個做不到,何以能己利利人?又如何對自己有所幫助,進一步幫助社會或身旁的每一個人?不懂得活用「仁」,必定無法求仁而得仁。

書是用來遮眼皮子,真正的學問是整部書活生生地攤擺在心田裡

常爺爺也有他獨到的見解:「你喜歡讀書,這很好,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書也不是用來死背的。會看書的人真有學問,書是用來遮眼皮子,真正的學問是整部書活生生地攤擺在心田裡,做學問也是從心開始,古人教我們誠意正心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不懂,在家庭上、社會中、國家裡也就行使得不會圓滿。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