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
如何才可以脫離跨越中陰?

讀《楞嚴經》如果不能了解妙明真心,那等於空談,對於十番顯見的道理也無法理解,那也如同瞎子讀經,那又如何去談到空、不空、如來藏?簡單地說,佛性本來就存在的,但你必須信得過你的心便是佛,所有八萬四千種法,沒有任何一個法不是從這裡出去,最後也無一切法不回歸此處。原因是,常住是如如不動的,如果上一刻鐘可以,下一秒鐘卻又失去,這便不是,也不可能當下有覺有知,下一個念頭未生起前,卻又墮入意識分別。

修道獲得解脱,毅力和決心是極重要的條件

「原來我自出生後,便落下了前世業障帶來的痼疾,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狹心症和嚴重的黃疸,原本是養不活的,也是老道長殊行絕倫的道行,才可以換厄去濁,神通廣大地硬是把我從鬼門關拉回來。當時老道長說或許這小孩命中和仙佛有緣,不適合世俗的營生、喝世俗的米水,看他頗有仙骨、慧根,若要長命安養,就挑個三合吉日進住到宮廟來吧!可暫時避厄延年……」老和尚邊敍述著邊回憶孩提時期,自己所經歷過的一段往事,也是老和尚總角聚沙之年難以忘懷的塵封。

一切世間萬法諸相

佛聽完了行者們的解釋之後,態度自若地為他們開示:「千萬不要用凡夫的想法來看待他人是否已經證悟成佛,修行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心用各式各樣的苦行鍛鍊來毀損自己的色身,其實心中也會生起煩惱心;反過來說太過度地安逸,只注重安養自己的身體,也會產生過度的執著和貪愛,所以無論是快樂與痛苦,這都是不對的,也不是成佛悟道的主要原因……」接著佛就為他們繼續開示八正道、苦、集、滅、道等等的修持法門,憍陳如為首的五位行者,在佛陀開示的過程中,心中所有的疑竇一掃而空,隨之而生起的是法喜充滿,五個人很專注地心中充滿了恭敬,不忍離捨地看著佛。

炁者心也,你我之別在於心炁不同

方老道製香也有其一定的法度,我見其書齋中,櫃上羅列數層和香道歷代香譜,但老道說,時節因緣、文化背景不同,不應此限。因此方老道遇有空閒,自己也會配製屬於自己的配方,例如他經常使用供奉他宮殿中神明的線香,我所知道裡面就含有檀香、沉香、零陵香,還有藿香,再加上甘松、乳香等,這些物品先收攏集結以後,先要搗碎研末,再佐以白茅香……等,研製成條狀。

檀香用來養身調氣,身心會有安神定魄之功

雖說此串老念珠已經隨著歲月摩挲透發出滿滿的包漿光澤,堪稱絕麗綽約,雖已包漿但顏色呈現出一股淺灰冷光,這應該是清代越南所產的成品,並且含油量肉眼可辨,極為濃郁,也有許多玩家習慣把惠安所產之沉香和它做比較,其實各有特別之處。黃老手中所持之伽楠和惠安沉香不同之處在於質地上軟硬不同,還有嚐之以口,味覺也大不相同,惠安之沉香牙齒一咬便有股苦澀之氣極為濃厚,而伽楠的香氣在空氣中自然散發出一股溫潤香甜之感,兩種香因為產區不同,燃燒後也各自有不同之風韻。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