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錄
李清雲道長他一生中的傳奇與神秘的色彩

所有帝王中真正懂得養生之道的似乎只有十全老人乾隆活到了近九十歲,並且還可以耳聰目明,原來他日常生活中除了飲食有節,再忙都會安排時間活絡筋骨,並且有專門的御醫配合節氣時令,幫他做適當的溫補。再來,了解了他的活動功法,原來和道家中人天天都在做的八段錦、長生沐浴功法相去不遠,乾隆他自律甚謹,他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四個重點,吃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講話,躺在床上時絕對不說話,喝酒絕對不能到醉,不可以沉迷於女色,事實上依現代的科學和醫學來看,人類如果懂得養生,要活到百歲應該不是件太困難的事,現代人的生活條件比起早期先民的物資、衛生、營養實在是好得太多。

 

老子舐犢於孔子

孔子雖然各方面的學問皆備,但因為他生在魯國,魯國也是一個對禮極為講究的國家,孔子在極年輕的時候,名氣早顯,非常多的年輕人都因為仰慕他而向他學習,尤其是對於周禮,有人向他問禮的時候,他雖然可以勉強應對,但心中著實明白,對於「禮」,許多細節他是有闕漏的,這一直以來是橫陳在他心頭的困擾之一。在當時人們都知道,居住在洛陽的老子是普天之下對於周禮的認知和專業極負盛名的,於是孔子便把門生所曾經問禮的諸多疑點請教於老子,其中有一個問題也是和喪事相關的,孔子很禮貌地請示於老子:「如果一個人碰到了喪禮和國家戰爭兩難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置?例如國家正在打仗,而父母恰好也在戰爭中過世了,這時候是應該先服喪停戰,還是要繼續打仗呢?」

希臘女詩人莎弗的經歷

在希臘的聖哲之中,柏拉圖的高徒亞里斯多德對於整個西方的哲學和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力量。亞里斯多德的父親曾經是馬其頓國王的醫師,從小便生活在很優渥、人文氣息深厚的家庭之中,後來到柏拉圖的學院學習。由於天生的叛逆和過人的睿智,亞里斯多德雖然極為尊敬柏拉圖,但他的思想始終無法和柏拉圖的學說產生共鳴。

南社宗師柳亞子

大約在十幾歲時,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舞象之年,我便喜歡看些雜書或掌故之類的短篇文章、雜記及小說,記得最早看到這類雜書是在我服務於警界的舅舅家中書櫃裡尋找到的,後來稍長我又在台北的牯嶺街舊書店裡尋到了不少寶,意外地也找到了一些上海時期著名的雜書作者像貢少芹、鄭逸梅等,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小說家。鄭逸梅當時是南社的社員,南社的成員很多,都是在文學界有一席之地的同好所組成,例如:高天梅和柳亞子都是南社的創始人,還尚未出家的李叔同(後來的弘一大師)也是南社的成員之一。

時勢造就之下的武皇后

中國傳統的五言律詩濫觴於魏晉南北朝,它的形式主要著重在聲律、對偶,在當時是一種新體詩,淵源於齊武帝時期,史稱「永明之治」。五言律詩從那個時期漸漸由雛形發展,經歷了唐宋初期普遍流行於民間,簡稱近體詩,又稱為五律,但真正的盛行卻是在盛唐時候。像上面的這首類似五言律詩,也是在唐朝時期的一種型態,這首詩的主人是出自於唐朝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