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詳細地描述著告訴釋迦牟尼佛,祂對佛報告說:「在過去啊!久遠劫之前,當時的佛──觀世音佛,我在祂的座下祈求發願,希望可以修持得證,獲得正知正覺的勝義菩提心,那時候的觀世音佛傳授教導給我一個法門──如何地從聽聞聲音思惟其意,並且修持得證,依照這三個步驟去修持獲證得圓通三昧。剛開始的時候,在最初的階段因修持耳根聽聞外境的聲音之中,進入了從能夠聽聞的自性之流中,由於心意在絕對統合的狀態下,專注於內在的音聲,竟然全身內外由於心一境性的緣故,在所有可以聽聞的一切音聲之下了然不生,如同進入了寂滅之境。
一般而言,年屆耄耋之人除了頤養天年,更要者總期兒孫承歡膝下共享天倫之樂,但李梅師姐獨外,她喜歡一人獨處,她說年歲愈大愈享受袒裼無拘、自由自在的生活,每天卯時即起靜坐一個時辰,早晨閱讀習字、畫作,已成習慣,午時操練導引功法,中午隨性幾樣齋菜果腹,午後小寐片刻,隨後會至不同的會所指導後輩,社會善行事宜,黃昏時刻必定返家,誦經晚課,日日如此。
許多人不明就裡認為心是很容易掌握,因為就在自己的身上,實際上當你真正唸佛也好、觀想也好,那個時候才看到自己二六時中那顆奔騰不已的心,是如同空氣中的風一般難以把捉。許多聖者都教導眾生,要他們明白心本身一向是離開心意的造作,也要眾生不要沉醉在過往,也沒有必要對未來做任何的希冀和期盼,在這樣子的境界當中,不管內情、外境有任何境界來臨,都要跨越自己的念頭,千萬不要執著,更不要有混亂,當有任何妄念生起的時候,就在當下把它放捨……這文字經過翻譯多麼優美,多麼撩人,又多麼地具有說服力,但是我們試著修習看看,便知道並不是想像中的一般。
這裡面對一些剛閱讀楞嚴初機的許多重要的意思,例如三摩地翻譯成正定,由此直指何謂圓通大定,並且再度說明如果要進入此一三昧,實際上必須從觀世音菩薩的耳根法門入手,這是觀世音菩薩祂親自說明是如何地從聞、思、修進入三昧正定的方法,雖然並未錄出全文,但是比如點睛般的給予梗概。在整個二十五聖者所發表的成就法門中,對於娑婆世界的眾生而言,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是最基本而且最普遍的,這是過去觀音菩薩在無始劫之前,在當時的佛座下所學習到的解脫法門。當時的佛教祂要從入「聞」的根性思惟般若智去觀察,如此二六時中反覆不斷的去熏習修持,最後便會進入甚深三昧之中。觀音菩薩在佛前對大眾發表,祂當時是如何下手初修,耳根不要受到外境任何六塵中聲塵的干擾,也不要隨著它去追尋,一旦追尋就變成緣音外止,如此一來自己的心緒,就會隨著音聲受牽引,這就不是收攝耳根,反而變成出流,六根一旦受外境所干擾,便會進入輪迴,觀音就在此時向與會大眾說明,當時上師是如何開示祂運用自己的耳根返聞自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