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明白了上下鵲橋是通達接連任、督二脈主要的橋梁,周天之氣如何運行無阻,自然也大抵明瞭。其餘的所謂火候掌握,這完全和自己煉功時的心意有關,心意和呼吸會影響到身體內部的溫度冷熱,許多丹道經典擅用道學名相——「鉛龍」、「汞虎」之類,用來代表象徵陰陽氣息如何依靠心意識的平衡調伏,掌握好上下調升之時,絕對不可以任意妄為,稍有誤差或心猿意馬期間產生的變化實在極難把控。如果心息無法統合寧靜如無波之湖,有時在烹煉之時一有險境萬分之時,時而先天之氣,時而心意送達多次的往返卦位之際,要到達烹煉成熟結成內丹,這期間有時遙遙無期。從基礎的如何採氣、產藥的過程,這中間是要依靠不同的功法才可奏效,一般人光是對於氣這個名詞就不一定可以結合到我們所要修煉的內丹到底有何關聯性?所謂「氣息相依」,呼吸對於一個人的生命力,甚至於壽元的長短是有著絕對性的關聯,呼吸順暢正確,它才可以維持和保護好身體內部五臟六腑的功能,甚至於整合全身億萬兆細胞的健康,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在孔子的一生講學和教育當中,最重要的離不開兩大單元,一個便是《論語》,一個便是《禮記》。《論語》大家都知道,早就被全世界公認為影響這個地球最重要的名著之一,甚至於和西方的《聖經》齊驅並驟,在中國幾乎從帝王到一般的黎民,都把《論語》當做是立身處世最有智慧的一部經典,至今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書可以代替它的地位。其中的內容,雖然記載的都是孔子和他的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言行對答,但如果要研究並且了解孔子的整個思想脈絡,《論語》是不可或缺的材料,它也可以說兼容並包的,任何一個行業和身分的人都可以參考做為圭臬的著作。在《論語》的內容當中,對於現代化的社會來說,其實極具有啟迪和轉化當今世局的參考價值,例如如何使得一個國家可以強盛,在《論語》中孔子也曾經對這方面有所述及,那便是他對教育的重視。
在現在的大環境似乎要效法古德得取外丹真實之境,實如緣木求魚、水底探針一般,反倒是長久以來緣循吐納、存想、內查諸景......藉由導引之法吞嚥伏氣之方,似乎漸有小得,於經脈諸竅行走之徑彷彿稍進於前。於是,多年之中把自己過往所習之古代諸種調理經絡行走之術,如龍馬負圖陰陽蹻引術、奇經八脈行氣法......等先秦以降傳習下來多種行氣導引之學,從過往所集和中國歷代導引相關的資料早就流行於古代文人雅士之中,我們可以從莊子所著之「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等等行文中可見一斑。
從過往無論佛、道所學靜坐之法頗多,但關鍵皆在於出入定及出入息吐納之法為宗,其實總而言之如果掌握到靜坐的要訣,或者已經行之有年,大可不用拘泥於形式,無論何派,只要顧好自己的呼吸和調息,要住世長久也並非難事。如若已經掌握到真炁和呼吸者,再進一步要注意者,便是把真炁運行於日常行、住、坐、臥之間,久而久之氣便會通達全身;人之會有神通,重點在於要相信氣的運轉,氣一旦充沛全身,有些人便會有神通應世,這類修行人從古至今太多實例可循。重點在於如何可以入道,其要訣在於空心實腹,人之身心一旦進入空靈,所有的境界自然歸空,再進一步一切以無事為定,進一步要從定中取靜,修學一切以清淨無染為最大宗,靜坐達此可說是炁極得神,神寧則無諸外境,自然逐步進入寂靜之相。
所有一切解脫道的法門離不開心地法門,即便我們現在在討論的觀音耳根圓通到最後六根之中,整部《楞嚴經》所說的,也離不開『這個』。《六祖壇經》,為什麼六祖要在一堆沒有文化、粗魯而且都犯過法的邊緣人混跡其中,並且他們都是靠打獵維生,難道六祖惠能這點規矩都不了解嗎?這個就是要仔細去參究的地方。我參考過近代這一千年來,無論是參禪開悟的,或者天台入定,修行一旦到了某一個境界,沒有區分世法跟出世法,如果還有一個這個犯了什麼戒,那個犯了什麼規條,小眼睛小鼻子來看待修行人,這個就不是真正的解脫。